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

孩子不专心,家长需提高警觉了!

2016-07-02  东方启音  浏览:11463

      爸爸妈妈或许在某些时刻会发现,宝宝似乎无法集中精神?例如:吃饭时表现出坐立难安的样子,抑或亲子共读的过程中,时常将注意力转移到书本之外的地方,究竟对年幼的孩子而言,哪些不专心的情形是可被接受?哪些情况又是家长需提高警觉注意的呢?

  越多越多人关心儿童专注力缺准、过动症等议题,临床上,诊断出相当高比例的不专心儿童,而被幼儿园老师认为有过动倾向,但未受诊断的孩子也将近在3成以上。为了不让孩子在学龄后才被诊断出专注力不足,家长应于学龄前就开始留心与观察。

孩子不专心

  一般来说,0~3岁宝宝专注力确实较差,但3~6岁儿童应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专心持续力,爸爸妈妈可以透过观察孩子在游戏或学习过程中的表现,评估其专注力。王宏哲执行长分享:「许多家长经常反应,孩子的专注力表现很两极,对于喜欢的事物可以持续长时间操作,但若面对没兴趣的事物,几乎完全不愿意接触。虽然孩子的喜恶表现无可厚非,但若在成人的引导或鼓励之下,仍未见专注力好转,则家长仍需多注意孩子是否需要协助。」例如:小男生喜欢玩车车,但除了操作玩具车以外的其他游戏能力皆很低,仍会被视为专注力差的孩子。

  一般来说,2、3岁孩子进行一项活动时,正常应能保持7~9分钟的专注力,透过示范、互动等催化剂,专注力甚至还能再延长一些。3岁後,专心度更会大幅进步,多数活动在老师的示范及父母陪伴之下,大约可进展至集中10~15分钟左右。若孩子已经到达就读小班、中班以上的年纪,处于需要专心的情况时,却老是东碰一下、西碰一下,无法集中精神达10分钟以上,未来在学业上,学习表现可能会落后于一般孩子。我们常常会问父母一些问题,作为评估专心度的指标,孩子能不能安静翻一下书?听一段音乐?专注在一个玩具上?或是拉着父母一起进行游戏?在东方启音言语服务中心,若父母在与孩子一同游戏的过程中,产生良性互动,不但能让孩子增加一段时间的专心度,也促进宝贝社会认知或社交互动、人际等方面的发展。